曹淑华
副主任医师
擅长:小儿呼吸及消化系统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 气管支气管炎、肺炎... [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州六一天使儿童医院 > 我家孩子得了抽动症,应该怎么办?
? 医生,我的孩子为什么总爱眨眼睛,有时也发怪声,你说这是不是坏毛病?”
“医生,我家孩子经常挤眉弄眼,**说他就是不听,还说自己控制不住,这是怎么了啊?
我院每年都会接诊很多这样“行为怪异”的孩子,但是他们的行为表现常常被老师和家长误认为“调皮捣蛋”而施以打骂、责罚,这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的阻力。为了帮助家长全面了解儿童抽动症,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孩子。
什么是抽动症
抽动症又叫抽动障碍,指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起病,以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为特征的神经精神疾病。美国最近疾病分类将其归于神经发育障碍。
抽动症有哪些临床表现呢?
抽动形式: 是指身体任何部位肌群出现不自主、无目的、重复和快速的收缩动作,与其他运动障碍不同,抽动是在运动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发生,且非持久地存在。例如:
面部肌肉抽动:眨眼、斜眼、扬眉、皱眉、咧嘴、耸鼻、作怪相等;
头颈部肌肉抽动:点头、摇头、挺脖子、耸肩等;
躯干部肌肉抽动:挺胸、扭腰、腹肌抽动;
上肢抽动:搓手指、握拳、甩手、举臂、扭臂;
下肢抽动:抖腿、踢腿、踮脚甚至步态异常。
喉部肌肉抽动:异常发音,如干咳声、吼叫声、吭吭声,或随地吐痰,或发音时重音不当,或有时不自主骂人等。
抽动症病因和治疗
抽动症目前病因还不完全明确,多数学者认为该病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和环境因素等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常因紧张、焦虑、生气、惊吓、兴奋、疲劳、被人提醒、伴发感染等加重症状。
抽动症在儿童中属于常见的儿童疾病,一般预后良好,大多数随着身体的发育和年龄的增长这些情况会得到改善,只有少数会持续到成年,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治疗。治疗要注重综合性,既要针对抽动,又要注意伴发的行为障碍,强调心理行为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注重治疗的个体化。及时的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饮食调整和环境治疗。
家长如何帮助抽动症的孩子
1、正确认识抽动障碍的临床症状和病因
父母必须认识到,孩子抽动症状表现是疾病所致,并不是故意出怪相,父母要稳定自己的情绪,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消除孩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2、采用恰当的行为治疗
多数抽动症患儿的症状往往在短时间内可自行控制,当患儿在上课注意力集中时或在参加体育活动时,症状可暂时消失。
3、**生活平稳规律
帮助患儿制定合理的日程安排,早睡早起,锻炼身体,养成按时睡眠的良好习惯。避免过度疲劳、过度兴奋、情绪紧张。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玩游戏机或看恐怖或刺激性影视剧,这些都会加重抽动。
4、提供合理饮食
抽动症患儿应忌食这些食物:包括胡椒、辣椒、大蒜等辛辣刺激食物;油炸类、动物油等油腻食物;可乐、浓茶、咖啡、巧克力、功能饮料等含有咖啡因、兴奋剂及带色素的饮料;这些食物都可使症状加重。还有一些饮食如海鲜、食用色素和添加剂、富含色氨酸等食品也可诱发抽动或使原有抽动症状加重,饮食上尽量注意。
5、争取患儿的配合
调动患儿主观能动性,对疾病的康复非常有利。劝告孩子不必为此感到自卑、自责,正确对待同学的讥讽和嘲笑,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增强对治疗的信心。?
6、可根据情况告知与孩子密切接触的人
如果老师、亲戚、同学等与孩子经常接触的人,了解了孩子被疾病所困扰的情况,就不会再批评指责孩子,而会对患儿更加包容和理解。这样可以减轻孩子的病耻感和焦虑感,对孩子的康复会有积极作用。
7、如需药物治疗,积极配合医生
如需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家长一定要配合医生,遵医嘱服药,如果患儿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跟医生沟通,切勿突然减药或停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