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高残疾率的关节炎,但是随着社会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类风湿性关节炎现在几乎完全在控制之下,残疾率已经显著下降。如何用药,用什么药是控制疾病的关键。
许多患者在确诊类风湿性关节炎后都会经常问医生,有没有“根”的药物?
事实上,从医生的角度来看,许多疾病是无法治愈的。但是我们可以控制疾病,与疾病和谐相处,用少量的药物维持稳定的病情是我们所有患者的希望。如何通过合理用药与疾病共存?
早期治疗和适当用药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问题是炎症会导致骨质流失,从而导致畸形和生活质量下降。早期治疗(症状出现 < 半年)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骨质破坏,预防畸形的发生。
在门诊我们经常看到很多病人因为耽误了很好的治疗时间,很多关节变形,很遗憾。此外,一些患者得到了早期治疗,关节畸形也会发生,因为药物剂量不够标准化,因为许多患者因为害怕副作用而减少服用药物,或者忘记服用药物。结果,有效血药浓度不够,疗效不佳,甚至因疗效不好而出现多种药物盲联用,副作用增加却没有良好疗效。
根据我多年作为风湿病专家的经验,轻度到中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最初可以用单一药物治疗,例如,甲氨蝶呤每周最多可以用15毫克,中度到重度的患者可以用2到3种药物联合治疗,只要医生在定期检查特定的血液指标正常的指导下,认为药物是安全的,是有益的而不是有害的。
如何为不同的病人选择合适的药物
虽然他们都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但是每个病人的症状和身体状态都不一样,有时候药物就是第二次砒霜。
我们现有的药物分为传统的口服药物,常用于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柳氮磺吡啶、 Elamodine 和羟氯喹,以及生物制剂,后者更常用于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伊塞肽、恩利、川奈克斯等)和白细胞介素6拮抗剂(Gamelot)。
甲氨蝶呤是一种更便宜更老的药物,但它也是美国类风湿性关节炎药品管理局指南中的一线药物,我们经常单独或联合使用它作为基础药物,常见的联合用药包括甲氨蝶呤和来氟米特,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和羟氯喹,以及甲氨蝶呤和生物制剂。
然而,在为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时,我们需要首先评估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例如低白细胞患者可能对甲氨蝶呤没有耐药性,老年黄斑变性患者,我们不优先考虑羟氯喹,主动感染患者或处于复制阶段的肝炎病毒患者在选择生物制剂时需要谨慎。
这是患者经常问的一个问题,患者往往是一个错误,症状一旦得到改善,由于害怕药物的副作用或看医生的困难,自我退缩,导致反复骨质破坏的状况恶化。药物可以在数量上减少,也可以逐步淘汰,但不是所有的药物都可以突然停用。
我通常会减少非甾体抗炎药、激素的用量,然后生物制剂的用量,取决于关节疼痛的程度、 ESR、 CRP、抗体滴度等,会选择一种或两种药物维持治疗较长时间,酌情停药。对病人来说是非常安全和有效的。
滥用类固醇有很多副作用。但是激素是一把双刃剑,用于疾病控制是非常有益的,而且副作用不大。
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关节肿胀严重影响了关节的数量,关节红细胞沉降率非常高。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或禁忌症不允许使用生物制剂,传统口服药结合小剂量的激素(&)是非常有利于控制疾病,激素的使用不需要太长时间,当传统口服药后效果可以逐渐减少激素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