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国权
主任医师
擅长:各种急慢性肝病、传染病及抢救治疗重型肝炎、肝昏迷、上消化道... [咨询]
“医生,什么是肝肾综合征?”
『肝肾综合征』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肾脏问题,它主要是发生在中晚期肝硬化或肝衰竭肝癌患者。
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syndrome,HRS)是严重肝病患者病程后期出现的以进行性少尿或无尿、血尿素氮及肌酐升高等为主要表现,但肾脏病理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一种进行性、功能性的肾功能不全,也叫作功能性肾功能衰竭,多见于肝硬化、肝癌晚期常因严重的肝功能衰竭而并发特发性、进行性、肾前性肾功能衰竭,其肾脏组织学可无明显或仅有轻度非特异性改变。
“医生,有哪些症状呢?”
临床症状可以出现食欲不振、乏力、厌食、少尿甚至无尿、水肿等,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稀释性低钠血症、低尿钠等为主要临床症状,可能还会并发肝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好发人群就是原有肝病患者加重后可以出现。
临床常用检查:
尿常规、尿钠、尿渗透压、肾功能、电解质等,患者也可以突然出现无法解释的少尿和急性肾损伤。
主要病因:
主要病因是肾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假性神经递质增多,导致肝肾功能衰竭。肝硬化腹水并发肝肾综合征在中医学中属“臌胀”范畴 ,多由胁痛、黄疸、积聚等病证发展而来。病位在肝、脾、肾。病性为本虚标实 ,虚实夹杂,脏气大虚为本,水聚血瘀气滞为标。臌胀发展至肾气大伤,真阴涸竭阶段,治疗切不可利水散满,泻实攻邪,而要大补肾阳,以启振脾阳;滋填肾精,以育阴化气,方可水祛满除,病情缓解。
河北中医肝病医院根据多年治疗肝病的独到理论和临床经验研制的中成药制剂可以根据中医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以及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辩证观点,结合现代医药,中医药融合治疗,取得了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
肝肾综合征临床表现和诊断分型
肝肾综合征属于较为严重的疾病,症状出现食欲不振、乏力、厌食,需要尽快就诊,每周复诊,直至乏力等症状消失,严重患者必须住院治疗。
尿常规:蛋白阴性或微量,尿沉渣正常或可有少量红细胞、白细胞,透明,颗粒管型或肾小管细胞管型。
尿液检查:尿比重常>1.020,尿渗透压>450mmol/L,尿/血渗透压<1.5,尿钠通常<10mmol/L。
血生化检查:低钠血症,血氯低,BUN和Scr升高。
肝功能:ALT升高,白蛋白降低,胆红素升高,胆固醇降低,血氨升高。
诊断标准:严重肝病患者出现,少尿或无尿,尿渗透压大于血渗透压,尿比重大于1.020,低尿钠(小于10mmol/L),低钠血症,肾小球滤过率显著下降,血肌酐升高,在排除肾前性急性肾损伤、肾脏本身原有病变和假性肝肾综合征后,诊断可成立。
肝肾综合征的临床分型:
Ⅰ型(急进型):
以快速进展的肾功能减退为特征,在2周内血清肌酐升高至原水平的2倍或升至>22μmol/L(2.5mg/dl),或24h內生肌酐清除率下降50%(低于20ml/min)。可无诱因,也可伴随某些诱因,平均生存期少于2周。
Ⅱ型(渐进型);
肾功能损害相对较轻,进展较慢,血清肌酐>133μmol/l或肌酐清除率<40ml/min,通常见于肝硬化肝功能相对稳定,利尿剂无效的难治性腹水患者,平均生存期3-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