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洪明医生出诊时间
时段 |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星期六 |
星期日 |
上午 |
普通 |
|
|
|
|
|
|
下午 |
|
|
|
|
普通 |
|
|
夜诊 |
|
|
|
|
|
|
|
马洪明医生专业擅长
-
慢性咳嗽、哮喘、慢阻肺、肺癌、呼吸系统感染等疾病的诊治以及气管镜介入治疗和机械通气应用。
马洪明医生个人简介
主任医师、副教授,临床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1986-1991年就读于山东医科大学(现为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医疗系,获得医学学士学位,1999-2002年就读于广州医学院(现为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现为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师从于我国著名呼吸内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获得医学硕士学位。2010-2013年就读于暨南大学,获得内科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2002年至今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曾先后在国家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呼吸科培训基地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学习气管镜。承担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诊断学》和《内科学》的部分大课教学以及实习生、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进修生的带教工作,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规范化建设基地培训教师,培养硕士研究生5人。承担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暨南大学教改、教材项目3项。
学术任职
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会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介入学组成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呼吸科医师分会间质病及肺癌专业组委员、广州抗癌协会介入呼吸病学委员会委员。
主研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咳嗽、哮喘和气管镜介入治疗。
主持广东省公益研究与能力建设专项基金项目和广东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科研项目各1项,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2项,暨南大学临床学院科研培育基金1项;参与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广州市科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1项,暨南大学科研培育与创新基金医学联合基金项目1项。
获奖情况
2003年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工作中荣获广东省个人三等功及广州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称号。《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程序、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研究》获2007年度广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五)。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07年度教学工作暨本科教学评估先进个人,二等奖。2008年度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学先进个人。2020年第六届“羊城好医生”“抗疫好医生”称号。
学术论著
在医学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上发表呼吸专业学术论文近三十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发表3篇,中华内科杂志1篇,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篇,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篇,广东医学2篇。
去哪找马洪明医生看病
- 出诊医院地址
-
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613号
- 医院门诊时间
-
-
- 医院咨询电话
-
020-38688888
- 医院交通路线
-
一、黄埔大道东行-华侨医院(谭村站):B8、B15、B22、23、38高峰快线、43、53、137、140、194、218、243、245、261、278、284、299、504高峰快线、506、506A、517、540、541、542、547、548、550、、562、583、882、大学城4线、夜13、夜18、夜27、夜35、夜36、夜40、夜52;二、黄埔大道西行-华侨医院(谭村站②):B8、245、562(谭村站①):B22、43、53、194、218、261、278、299、540、541、542、517、547、550、583、大学城4线、夜13、夜18、夜27、夜35、夜36、夜40、夜52;三、暨南大学(南门)站: 广增12线(广州芳村客运站——增城光明车站);广增13线(广州海珠客运站——增城光明车站);四、国防大厦站(离我院约200米),站① 218、302、504、540、541、542、548、583、夜13、夜18、夜52、高峰快线42,站② B15、43、53、243、245、261、278、299、517、545、550、882、高峰快线23、夜27、夜35、夜39;五、从广州火车站总站(广州汽车客运站)到我院:夜18、550在华侨医院(谭村)站①下;夜18在国防大厦站①下、550在国防大厦站②下;六、从广州火车东站到我院:43在华侨医院(谭村)站①、国防大厦站②下;七、从天河客运站到我院:①坐39到天河东路站转乘504、547、43到华侨医院(谭村)站下;②坐84、535、84A、235到军体院站转乘540到华侨医院(谭村)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