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岭南火针、靳三针疗法、岭南挑针、耳针、岐黄针疗法、灸法、穴位埋线等特色疗法诊治疾病,特别在各类痛证、神经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危重症的针刺辅助治疗等方面的应用,体会较深。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省名中医庄礼兴教授和林国华教授学术继承人,广东省和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火针疗法的主要传承人,“靳三针疗法流派”第三代传承人。现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康复技术传承创新平台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火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灸疗专业技术产业共同体副理事长、中国针灸学会岐黄针疗法专委会常委,中国针灸学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针灸学会针法专委会主任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耳穴专委会常委,广州市针灸学会副会长。
教研成果:曾获2023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24年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岭南针法名匠”、“耳针能手”等称号。参与各级科研课题多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6篇,以副主编或编委参编论著5部,牵头和参与制定团体标准4项。在中医药传承创新方面,王澍欣不遗余力。作为广东省和广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火针疗法的第五代传承人,她通过持续学习和实践,不断扩大岭南火针的疾病谱,突破以往火针禁刺脸部、眼睛、脐部、前后二阴的禁忌,并不断改良针具,发展刺法、提高疗效。此外,她还带领岭南火针传承团队通过非遗传习基地和推广基地建设、继续教育学习班、义诊、非遗宣贯活动、媒体采访、公众号推文、学术论文等多种形式,将岭南火针疗法带进了19个不同的省市,形成了以广东为核心,以岭南为中心,向东、向北辐射的岭南火针影响圈。2024年荣幸当选中国针灸学会火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近3年岭南火针传承团队共在继续教育学习班上主题分享31场,主办和参与岭南火针为主题的非遗活动14次,接受相关采访和发表推文共36篇。她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接受、学习和传承发展岭南火针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靳三针疗法是岭南新针灸流派的一面旗帜。王澍欣作为靳三针疗法的第三代传承人之一,传承发展靳三针调神针法,用于治疗身心疾病和心身疾病,特别是在顽固性痛证方面的应用,体会较深。主持广东省一 流本科课程《岭南针灸流派----靳三针疗法》,让更多人系统学习靳三针疗法,并应用于临床、科研,更好地守正创新。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16号大院
-
020-36591912、3659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