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为你找到443家擅长疾病诊治的医院,其中浏览量靠前的有
河北省人民医院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
湖北省中医院
,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福建省立医院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本排序仅基于本站浏览量计算,不做任何权威度保证 ,全国患者建议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医院和医生进行线上问诊,电话咨询或挂号服务。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平西路348号
简介:河北省人民医院是省卫生健康委直属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1909年始建于保定,1959年重建于天津,1968年随省会迁至石家庄,1975年搬至石家庄市和平西路348号。、发展规模医院现有医疗区占地面积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花园式院区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流程科学,是省会的一大亮点。医院编制床位2500张,目前开放床位1852张,设有临床医技科室68个,拥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27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70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3人,国家卫计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管优秀专家10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6人,省高端人才2人。在用医疗设备总价值6.5亿元,包括省内首台伽玛刀、首台科研型PET/CT,首台高端FORCE开源CT、首台大孔径静音3.0T磁共振、医用直线加速器、SPECT/CT等一大批先进医疗设备,其档次和数量均居省内前列,为医疗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学科建设医院综合专业设置齐全,拥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4个,省级医学重点学科9个,省级医学重点发 [详情]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250号
简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简称广医二院)于1982年12月正式挂牌,2004年8月成立广州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2013年6月医院正式更名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州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更名为广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经过30余年的艰苦创业,医院不断发展壮大,已发展成为人才队伍齐备、学科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科教成果丰硕、诊疗设备先进、医疗服务完善,集医疗、教学与科研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和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成为广州市重要的医疗诊治、医学教育、医学研究机构,广州市干部保健基地。医院由院本部、番禺院区和西院区组成。医院本部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核心地区,双地铁昌岗站上盖。医院三个院区总占地面积1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93万平方米,实际开放病床2500余张,设有46个临床科室,12个医技科室,附设广州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广州心血管疾病研究所,以及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职工人数3247人,其中高级职称631人。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双聘院士2名、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 [详情]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后街23号
简介:北京中医医院始建于1956年,是北京市一所市属综合性、现代化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承担着北京市中医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任务。医院下设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北京市中药研究所、北京市中医国际交流培训中心、北京市赵炳南皮肤病研究中心等。是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北京市中医住院医师(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目前,北京中医医院分别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治未病基地、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中医急诊临床基地、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基地、中医药标准化研究推广基地、全国中医医院信息化示范单位,为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A类定点医疗机构。医院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400张,全年门急诊量220万人次,中医专病门诊80个,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项目88项,配备大型医疗设备近50种。现有职工1698人。拥有国医大师2人,全国名中医2人,首都国医名师24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7人、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市级人选6人、北京市卫生系统“十百千”人才16人、“215”人才22人,北京市中医药人才(125计划)44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详情]
地址:花园山院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花园山4号
简介:湖北省中医院暨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是全国唯一一所“四位一体”发展的省级三级甲等中医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全国示范中医院、国家临床药物试验机构、湖北省中医药数据中心。医院始建于1868年(清同治七年),前身是英国传教士杨格非博士创办的仁济医院,距今已有150年的历史。经过几代省中医人的辛苦耕耘,目前医院已发展成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新药研发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省级中医院。2017年,医院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是根据中共中央[1978]56号文件精神确定建立的全国六所中医药科研基地之一,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内设中西医结合研究所、中药研究所、骨伤科研究所、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临床研究所5个研究所,下设15个研究室。1991年5月,原国家主席李先念同志为研究院题写院名。同年9月,李先念同志夫人林佳媚女士亲临研究院,为院名揭牌。1994年,被确定为“卫生部中药临床药理基地”。2001年,研究院与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合并组建成湖北省中医院。2017年,研究院成功纳入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省级中医药科研机构项目。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 [详情]
地址:中国北京宣武区北线阁5号
简介: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暨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二临床医药研究所)始建于1955年,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的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中央干部保健基地,全国“示范中医医院”,2008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定点医院,北京市医疗保险A类定点医院,首都文明单位标兵,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标兵,首都卫生系统文明单位标兵,中央国家机关平安先进单位,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单位,还是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组成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物临床实验机构,卫生部西医学习中医教学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全国中医肿瘤医疗中心和全国中医糖尿病专病及中医肛肠病专病中心以及中医急诊基地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肿瘤病学、中医内分泌病学、中医肛肠病学、中医心病学、中医心理学、中医痹病学)及肿瘤扶正培本重点研究室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指定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定点医院以及北京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承担单位。2008年获英国保柏集团“质量认可”,2009年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并荣获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集体奖。承担四所高等中医药大学的临床带教任 [详情]
地址:广州市盘福路1号
简介: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始建于1899年(光绪25年),是广东省首批三级甲等医院。2013年经广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加挂“广州消化疾病中心”牌子。医院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医院竞争力•顶级医院排名100强榜单”,并在“中国医院竞争力•省会市属医院100强榜单”位列前三,2019年进入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华南地区前20名。医院由院本部、南沙医院和鹤洞分院三个院区组成,坚持一院三区同品质医疗。院本部位于越秀山下,流花湖畔,东风西路主干道旁,环境优美。医院(含南沙、鹤洞)占地面积约18.05万平方米,医疗业务建筑面积24.79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约18.92亿元,编制床位2990张,2019年全院门急诊总诊疗275.93万人次,2019年出院病人9.44万人次。现有职工人数420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469人,高级职称740人;博士生导师39人,硕士生导师116人。2019年医院荣获广东省“登峰计划”重点建设医院和广州市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现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引进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 [详情]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613号
简介: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又名广州华侨医院、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是“中国第一华侨学府”、全国“双一流”大学暨南大学的直属附属医院。医院隶属国家统战部,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也是广东省第一批互联网医院,综合实力排行华南地区综合医院前十(复旦华南区排行榜);获评为“爱婴医院”、“国际SOS合作医院”、“广东省文明医院”、“广州十佳三甲医院”、“全国侨办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优质护理服务考核优秀医院”、“广州最受欢迎三甲医院”。医院位于广州市天河区CBD中心地带,共有2个院区(院本部、东圃院区)、4个门诊部(院本部门诊、东圃院区门诊、暨大校门诊部、暨大南校区门诊部),开放病床1922张,年门、急诊量近180万人次,年住院手术量约4万人次,出院人数近7万人次。服务病人范围立足广州,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国内其他地区及海外。医院现有职工28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323人,拥有包括院士、广东省领军人才、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珠江学者、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等知名专家,以及一批在国内具有影响的临床医学专家和骨干。 [详情]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东街134号
简介:福建省立医院是福建省卫生健康委直属的、非营利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创建于1937年,由华侨胡文虎先生捐资兴建,是福建省最早创办的公立医院之一。80多年来,经过几代省立人的不懈努力,已发展成为我省临床诊疗、医学研究、医学教育、预防保健的中心。近年来,先后获评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等,拥有福建省首支国家级紧急医学救援队。医院编制床位2500张,设有临床科室53个、医技科室11个、党委和行政职能部门27个;在岗职工3600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100多人,医生约1100人、护士1600多人。2018年门急诊病人约200万人次、住院病人8.7万人次,开展手术约5万台次。作为福建省临床诊疗中心,医院人才梯队合理,其中高级职称人员640多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累计50名,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卫生计生系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名。拥有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省杰出科技人才、省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医院学科齐全,拥有5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9个 [详情]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海运仓5号
简介: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创办于1958年,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双一流”建设高等中医药院校附属医院。东直门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的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是世界卫生组织中医适宜技术项目培训基地,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是首批全国示范中医院、北京市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是国家级中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医院现有两区一部等多个执业地点。其中东城院区位于海运仓5号,通州院区位于翠屏西路116号,国际部位于东城区东四北大街279号,编制床位1574张,设置临床专业40个,年门急诊量近300万人次。医院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个,区域中医诊疗中心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6个,北京市重点专科13个。教育部重点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7个,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二室一站”18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医院积淀深厚,名医荟萃,英才辈出,不仅拥有 [详情]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16号大院
简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中医医院,创建于1964年,2015年获批成立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院,是我国高等中医药临床教育、医疗、科研重要基地之一,为全国首批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示范中医医院、首批广东省中医名院、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广州中医药大学岭南医学研究中心,首批纳入国家发改委“国家重点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储备库”,心血管科等6个专科被确定为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是全国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最多医院之一。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业道德先进单位”“全国中医药应急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全国人文爱心医院”“广东省文明单位”等称号。1994年无偿救治身患股骨头坏死的好军嫂韩素云事迹饮誉全国,受到时任中央领导同志的赞扬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医院占地面积50940平方米,建筑面积18.8万平方米,编制病床2200张,设有46个临床科室,门急诊各专科开设齐全。年门急诊量280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7.7万人次,急诊量在广州市所有医院(含 [详情]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笋岗路
简介: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六位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医院始建于1980年,1996年创建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是深圳市首批两家“三甲”医院之一;200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为“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同年国家卫生部授予医院“全国卫生先进单位”称号;2012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医院“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是迄今为止深圳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大型综合性医院;2012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体育总局授予医院“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先进集体”;2012年深圳市委和市政府授予医院“2008-2011年度文明示范窗口”;2013及2014年荣获全市116家医院医疗质量整体评估第一名;2016年荣获市医管中心年度运行绩效考核第一名;2017年3月顺利通过三甲复审,是深圳市第一家通过三甲复审的市属综合性医院;2017年6月以我院为主体牵头成立本市第一个“社康中心-区级医院-市级医院”分级诊疗和三级联动的紧密型医联体——深圳市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在2017年深圳市公立医院综合评价结果中,我院在全市三级综合医院中位列第一;2018年入选广 [详情]
地址:南通市崇川区西寺路20号
简介: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由清末状元张謇先生创建于1911年,是一所省属综合性教学医院,是江苏省卫健委认定的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长三角北翼和沿海经济带高水平医疗服务高地,同时也是高水平省级综合类医疗中心。1994年被卫生部首批评定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1998年被确定为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医院实际开放床位2149张,占地面积9.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8万平方米。2019年总诊疗人次233.6万,出院病人12.2万人次,住院手术5.5万台。现有职工3100多名,其中正高级职称270余人,副高级职称450余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4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205余人。近年来,医院确立了以医疗为中心、以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强体健翼”发展战略,紧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形势,以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指标为抓手,扎实推进“医疗服务品牌建设工程”,坚持公立医院的办院方向,认真落实发展任务,不断加强基础管理,统筹推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进步,医疗质量与安全持续改进,科教兴院成效显著,党建与廉政行风建设扎实有效,医院文化特色鲜明。临床医学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ESI排名 [详情]
地址:广东省湛江市霞山人民大道南57号
简介: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坐落于美丽的南海之滨,素有“南粤明珠”美称的湛江市,医院前身为湛江医学院附属医院,1963年始由卫生部拨款建设,1970年1月19日正式开院收治病人。医院于1992年易名为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4月16日正式更名为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过50多年的发展,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已经成为粤西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医院,以医疗技术力量雄厚、品牌专科特色突出、学科齐全和综合优势强大享誉整个粤西地区,是区域内唯一一家集临床医疗、临床教学和临床科研于一体的大型医学中心。医院先后获得广东省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全国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120多项。2018年6月,医院入选广东省首批9家“登峰计划”重点建设医院,同时获得3亿元省财政资金扶持,也是粤西地区唯一一家入选单位。医院现有职工3409人,拥有博士后导师15人,博士生导师15名、硕士导师140名,特聘教授26人,驻站博士后6人(出站7人),博士113人。汇聚了长江学者、全国模范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杰青、青年珠江学者、广东省特支计划、扬帆计划、广东省高校教学名师、南 [详情]
地址:杭州市浣纱路261号
简介:医院创建于1923年,是杭州地区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社会保健于一体的市属最大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浙江省首批通过三甲评审的四家医院之一,现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杭州市消化病医院。医院注重恶性肿瘤多学科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诊治、危重孕产妇救治、健康管理等学科群建设。承担杭州市肿瘤、产科、骨科、重症医学、急诊、放射、超声、病理、检验、药事、护理、院内感染、门诊、医学研究伦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临床用血、健康体检、康复医学18个质控中心的建设工作。医院核定床位1200张,目前实际开放床位1658张。医院临床医技科室总数46个,省、市重点学科、专科、区域专病中心34个,拥有浙江省临床肿瘤药理与毒理学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分子肿瘤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医学科学院肺癌研究所、杭州市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杭州市肿瘤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现有职工2643人,其中中高级职称卫技人员超过50%,享受国务院和市政府特殊津贴12人,省卫生领军人才1人,省高层次创新人才5人,医坛新秀5人。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选15人,市“131”人工程培 [详情]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甘河路110号
简介: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52年的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是新中国成立后由上海市人民政府组建的第一个中医医疗机构,被誉为“上海名中医的摇篮”。1998年医院战略调整,由中医医院转型为中西医结合医院,是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医院学科齐全,技术雄厚,医、教、研全面发展,以中西医结合综合优势享誉海内外,业务服务能力和效率居于全国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引领地位,蝉联全国三级公立中西医结合医院绩效考核榜首。医院是全国文明单位,蝉联十二届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曾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数字化医院示范点建设单位、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上海市质量金奖等荣誉。医院总部地处虹口区,是上海市北部中心城区唯一一家三级甲等中医医疗机构。青海路名医特诊部地处静安区,文化历史内涵浓厚,汇集沪上中医名家名科之大成,是上海近代中医流派临床传承中心,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地处徐汇区,非药物治疗特色明显。甘河路总部、青海路名医特诊部、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形成医院“一体两翼”格局。医院聚焦中西医结合发展方向,打造了学科特色鲜明、具有国内一流水 [详情]
地址:上海市闸北区延长中路301号
简介: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创建于1910年,1993年成为卫生部首批“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04年,医院整体移交上海市人民政府,实行属地化管理。2012年受上级委托管理上海市皮肤病医院。2016年实际开放床位数1800张,出院人数81395、手术人数42782、手术例数49489、平均住院日7.49天、床位使用率93.49%、三四级手术比例80.80%。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个(消化内科、护理学科、中医心病学),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1个(护理学科)、上海市中医心脑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视觉复明临床医学中心(共建)、上海市创伤急救中心、上海市骨肿瘤研究所、上海市甲状腺疾病研究中心、上海市脑卒中防治中心(北区),是上海市护理质控中心的挂靠单位;建有同济大学肠道疾病研究所、同济大学甲状腺研究所、同济大学泛血管病研究所、同济大学介入血管研究所、同济大学微生态临床研究与诊治中心、同济大学癌症中心;合作共建国家教育部“心律失常分子遗传重点实验室”,挂牌中国胸痛中心及全国首批“心血管病专科护理及技术培训基地”(双认证);先后成立葛均波院士、黎介寿院士、孙颖浩院士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