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上海市虹口区甘河路110号
简介: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52年的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是新中国成立后由上海市人民政府组建的第一个中医医疗机构,被誉为“上海名中医的摇篮”。1998年医院战略调整,由中医医院转型为中西医结合医院,是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医院学科齐全,技术雄厚,医、教、研全面发展,以中西医结合综合优势享誉海内外,业务服务能力和效率居于全国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引领地位,蝉联全国三级公立中西医结合医院绩效考核榜首。医院是全国文明单位,蝉联十二届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曾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数字化医院示范点建设单位、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上海市质量金奖等荣誉。医院总部地处虹口区,是上海市北部中心城区唯一一家三级甲等中医医疗机构。青海路名医特诊部地处静安区,文化历史内涵浓厚,汇集沪上中医名家名科之大成,是上海近代中医流派临床传承中心,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地处徐汇区,非药物治疗特色明显。甘河路总部、青海路名医特诊部、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形成医院“一体两翼”格局。医院聚焦中西医结合发展方向,打造了学科特色鲜明、具有国内一流水 [详情]
地址:上海市闸北区延长中路301号
简介: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创建于1910年,1993年成为卫生部首批“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04年,医院整体移交上海市人民政府,实行属地化管理。2012年受上级委托管理上海市皮肤病医院。2016年实际开放床位数1800张,出院人数81395、手术人数42782、手术例数49489、平均住院日7.49天、床位使用率93.49%、三四级手术比例80.80%。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个(消化内科、护理学科、中医心病学),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1个(护理学科)、上海市中医心脑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视觉复明临床医学中心(共建)、上海市创伤急救中心、上海市骨肿瘤研究所、上海市甲状腺疾病研究中心、上海市脑卒中防治中心(北区),是上海市护理质控中心的挂靠单位;建有同济大学肠道疾病研究所、同济大学甲状腺研究所、同济大学泛血管病研究所、同济大学介入血管研究所、同济大学微生态临床研究与诊治中心、同济大学癌症中心;合作共建国家教育部“心律失常分子遗传重点实验室”,挂牌中国胸痛中心及全国首批“心血管病专科护理及技术培训基地”(双认证);先后成立葛均波院士、黎介寿院士、孙颖浩院士 [详情]
地址:上海市张衡路528号
简介: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是一所沪上的百年老院,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位列上海十大综合性医院之一、全国示范中医院。1984—2010年十四次蝉联“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1999年荣获卫生部“全国百佳医院”称号;2004年第三次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荣誉;2005年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多次获得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2009年获得了国务院颁发的“上海市迎世博优质服务贡献奖”。2001年成为全国首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中医医院。2010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和卫生部将曙光医院列为省部共建研究型中医院。医院拥有东西二部,核定床位1200张,开放床位1320张。西部位于黄浦区普安路185号,毗邻淮海公园,占地28亩。东部位于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张衡路528号,投资6亿元,占地160亩,是融现代建筑与传统特色为一体的园林式医院。成立于2001年的曙光医院集团目前已有10余个成员单位。2008年被批准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交流合作基地”。医院中医特色显著,优势突出,医院现拥有国家教育部“十一·五”重点学科3个: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内科学、中药学(中药制剂、中 [详情]
地址:上海市宛平南路725号
简介: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创建于1960年7月,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四大中医临床基地之一。近六十年来,医院坚持“名医、名科、名院、名药”的发展战略,走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中医特色鲜明和中医优势突出的全国著名中医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医院获上海市文明单位“十四连冠”;2007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2008年被国家发改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确定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2009年成为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单位;2012年在中医院等级复评审中评审成绩位列全国三级中医医院首位;2015年被评为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2016年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2017年5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确定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2017年6月刘嘉湘教授荣膺第三届“国医大师”称号。2018年通过JCI(JointCommissionInternational)评审,成为首家通过JCI学术型医学中心认证的中医医院。2019年荣获上海企业创新文化“二十佳创新品牌”称号。总院坐落于上海市徐汇区宛平南路725号,分院坐落于浦东上南路10 [详情]
地址:上海市普陀区新村路389号
简介:始建于1991年的甘泉医院承载着同济百年医学品牌,在2000年,新世纪伊始汇入了同济大学,更名为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同济医院这个名字再一次竖立在上海这片土地上,“同济医院”这个历史品牌在上海承载着同济大学重振同济医科的责任与使命,开始了崭新的征程。2010年同济医院划归上海市地方政府,隶属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由同济大学与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共同管理。如今,承载了同济百年医学梦想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在历史的见证下,同济之魂一次次觉醒,在同济大学与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的领导下,同舟共济,奋力拼搏,攀登上了一座座医学的高峰。同济医院作为普陀区唯一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业已建设成为沪西北地区的大型急诊危重症与疑难杂症综合诊治中心。开放床位1500张,年门急诊量超过200万人次。拥有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骨科、精神神经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实现急诊与危重症学科、老年医学科、检验科、药剂科入选新一轮上海市重要薄弱学科建设计划;院内形成以骨科、心血管内科、精神神经学科为重中之重重点学科,以消化内科、医学影像科、血液内科、内分泌代谢科、普通外科为重点学科,以妇产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肾脏 [详情]
地址:中国上海市北京西路1400弄24号
简介:上海市儿童医院是一所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儿童医院,前身是由我国著名儿科专家富文寿及现代儿童营养学创始人苏祖斐等前辈于1937年创办的上海难童医院,1953年更名为上海市儿童医院,是我国第一家专科儿童医院。2003年成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医院现有员工1500余人,2017年度门诊量247.5万人次,年住院病人4.4万人次,住院手术量2.7万人次。2014年3月投入运营的泸定路院区位于普陀区长风生态商务区,院区占地面积约2.6公顷,核定床位550张。北京西路院区占地面积1.59公顷,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核定床位150张。2013年4月28日梅川路门诊部启用运营,2014年3月始为儿童康复中心,也可为患儿提供包括听力、视力、智力、肢体、精神等发育障碍的康复训练和治疗。医院学科齐全,设有重症医学科、新生儿科、肾脏科、呼吸科、血液科、消化科、心脏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普外科、心胸外科、神经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儿童保健科、皮肤科、眼科、中医科、口腔科、康复科、医学遗传科等23个临床专科。医院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博士生导师8名、硕士 [详情]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衡山路910号
简介: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保健院”)是1952年由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为保护妇女和儿童健康而创办的医院。前身是上海胶州路妇幼保健站和沪西女工保健站,均设立在沪西纱厂女工较多的地区。1951年9月18日,宋庆龄获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金10万卢布,她在支票的背面亲笔写上“此款捐赠中国福利会作妇儿福利事业之用”,决定用此款在原妇幼保健站的基础上,筹建一所妇幼保健院。妇幼保健院以“国际和平”冠名,是为了继承与发扬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中国福利基金会在革命战争年代援建国际和平医院的崇高精神。它的“全心全意为人民、为妇女儿童服务”的宗旨,是与国际和平医院的优良传统一脉相承的。1952年9月18日,保健院在普陀区长寿路170号建院正式成立,刚成立的保健院占地3000多平方米、共有3幢房屋,有单一的产科、50张床位和107名医护人员。1956年10月,保健院迁至徐家汇衡山路910号,占地面积11700平方米,有楼房2幢。除了收住院产妇外,还开设独立的妇科,增设了妇科门诊、妇科病房和肿瘤病床。1962年,建立计划生育科,开设计划生育门诊和门诊手术室。1963年设立保健科,以计划 [详情]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莘松路170号
简介: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位于上海市西南地区莘庄镇。医院成立于1969年,2000年8月加入瑞金医院集团。2008年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2009年成为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2010年闵行区人民政府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签署第二轮“共建闵行区中心医院”协议,目标是把闵行区中心医院建设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医院占地面积5.5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全院核定床位800张,实际开放床位达900余张。拥有1.5T核磁共振、64排螺旋CT、INNOVA-2000型DSA机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1000余台(套)。全院现有职工15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200余人,高级职称144余人,博士、硕士146人,208人取得教师资格证书。设立临床、医技科室34个,急诊医学科和心血管内科为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等10个科室为闵行区特色专科,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3个,教学基地5个。2009年该院被定为“上海市急性急救创伤中心”。2012年,医院门急诊量达225万人次,出院病人3.34万人次,手术人数1.67万人次,平均住院天数8.78天,药品比例37. [详情]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漠河路50号
简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宝山区,是上海北翼地区唯一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院内格调清新,布局合理,流程规范,并拥有大型庭院式花园,喷水池和小桥流水点缀其中,是病人治疗和康复的理想场所。第三人民医院始建于1980年,经过25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所管理科学、设施先进、专科齐全,以创伤急救、心血管病等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大医院,1997年被国家卫生部首批认定为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网络医院。医院目前临床科室31个,核定床位502张,在职员工近900名,正副教授100余名,拥有一批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专家学者。近年来,在院党政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以社会需求作为医院发展的动力,全院上下锐意改革发展、积极开拓创新,医院日益呈现出崭新的新形象!作为宝山区唯一的一家三级医院,为了突显医院的人才优势,加快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医院不仅引进了一大批专家教授和学科带头人,并为许多年轻的医护人员提供出国进修和攻读硕、博的机会,在全院范围内形成良好的学术和竞争氛围。医疗特色的发展已成为区域医疗行业的亮点。医院依据区域重工业、交通运输业的特点,打造以创伤急救为中心的一批专 [详情]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鹤庆路801号
简介: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创建于1904年,为工部局所建的“西人隔离医院”。1939年由日本同仁会接办,改称“同仁会医院”。1945年收归国有,定名为“上海市市立第五医院”,1949年上海解放,更名为“上海市市立第五人民医院”。1960年迁至闵行,一度又称“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上海市工农医院”,1984年经批准恢复“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院名。1995年原闵行区传染病医院并入。1998年闵行区人民政府和原上海医科大学联手共建市五医院,随着原上海医科大学与复旦大学合并为新的复旦大学,现医院又称“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为二级甲等非营利性公立医院。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目前占地5.81公顷(约90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医院核定床位584张,开放床位800张,年门急诊量超过70万人次,年住院病人超过1.4万人次,住院病人手术超过6,000例次;现有职工1,0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9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百人,硕博士46人。医院现拥有上海市百人计划1名,上海市曙光学者1名,上海市医苑新星1名,上海市区县百人计划4名,闵行区卫生系统学科带头人14名;有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位专家列入上 [详情]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大同路358号
简介: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位于浦东新区外高桥区域,紧邻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健康管理、康复为特色的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院始建于1931年,由海上闻人杜月笙创建,经过80余年的风雨历程,现医院建筑面积80000余平方米,核定床位730张。医疗设备:医院拥有各类高端医疗设备,总价值超过3亿元,包括西门子3.0双梯度核磁共振、西门子双源CT、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3D高清腹腔镜手术系统、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多体位智能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中医体质辨识仪等。学科建设:医院设有临床科室29个,医技科室10个,其中国家级重点专科1个,市级重点学科/专科/专病10个,区级重点学科群/学科/专科/专病17个,院级重点专科5个。重点专科: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卓有成效,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肾病科;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康复科、上海市中医临床优势专科骨伤康复科、上海市中医临床重点学科中医肿瘤病学、上海市中西医结合重点病种湿疹、上海市中医临床重点扶持项目水火烫伤、上海市中医医疗机构综合治疗区;浦东新区重点学科群康复学科群、浦东 [详情]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同泰北路101号(牡丹江路216号)
简介: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第二冠名:宝山区吴淞中心医院)是一所全民所有制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始建于1934年,占地面积42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2003年1月由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托管。现核定床位608张。2008年门急诊687114人次,出院病人15532人次。至2008年5月底,有在职职工914人,其中在编822人。卫生技术人员794人,其中医生294人,护士411人,医技人员89人。本科以上学历323人(本科297人、硕士22人、博士4人),副高以上职称74人(副高63人、正高11人),中级职称202人。设有职能科室14个,临床医技科室35个。2006年12月底由宝山区政府投资1.5亿元的医院完成改扩建工程顺利竣工,新建2.63万平方米、16层的门急诊医技大楼、溴化锂空调机房、专线供电、锅炉房、地下车库工程和绿化工程,完成外科楼外立面和内科楼改造,医院面貌焕然一新,医疗条件大大改善,一个崭新的、现代化的、花园式的医院初具规模,标志着医院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上海北部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二级 [详情]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华山路1328号
简介:我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上海市首批医保定点医院。我院展开床位1200张。医院年门诊量55万人次左右,年住院病人逾2万人次左右。医院拥有全军级研究所1个,军区专科中心4个和一批特色学科。拥有核磁共振、DSA、16排及64排CT、PET-CT、直线加速器、全身伽马刀等大型医疗仪器设备近2.5亿元。医院占地面积共161亩,分为12个坐落。其中,医疗执业点3个,家属住宅区8个,副食品生产基地1个。院本部设在长宁区华山路1328号,占地51.7亩,医疗用房8万平方米;徐汇区沪闽路9585号医疗执业点距院本部3.5公里,占地36.6亩,医疗用房6000平方米;浦东新区新场镇军民路1号医疗执业点距院本部45公里,占地36亩,医疗用房6600平方米。作为一所上海市医保定点医院曾数次获得全军为部队服务先进单位、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拥政爱民模范单位的军队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努力为上海地区及周边省市的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合理的医疗服务。医院先后被国家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联合表彰为抗震救灾医药卫生先进集体,获得全军为部队服务达标先进医院、 [详情]
地址:上海浦东新区川沙镇川环南路490号
简介:医院创建于1938年,前身为川沙诊疗所、川沙县中心医院、川沙县人民医院,1980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川沙县红十字医院,1993年更名为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浦东新区红十字医院。医院占地面积47662平方米,建筑面积84382平方米。目前医院核定床位800张,设有37个临床业务科室。现有职工1400余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127人,博士9人,硕士89人。2014年门急诊量超过150万人次,出院达3万人次,手术量14000余例,医疗技术和医疗质量在上海市同级同类医院中名列前茅,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浦东东部区域医疗中心。医院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川沙新镇,距上海浦东国际机场8公里、距在建的迪斯尼乐园仅2.5公里,承担着周边地区140公里区域面积近60万人口的医疗救治和技术支持任务,同时承担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及周边快速交通干道、迪斯尼在建工地等突发社会事件及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及医疗保障任务。医院于2012年顺利通过上海市二级综合医院等级复评审,并于2013年顺利通过创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评审验收。作为上海市第三轮公共卫生体 [详情]
地址:上海市新华路540号
简介: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是一所以关节病中西结合诊治为特色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隶属于长宁区卫生局。医院成立于1958年,2003年第二冠名为“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类风关专科医院”,2013年1月成为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专科医院。医院座落于上海市西区的新华路上,周围环境幽静、交通方便。院内科室齐全,开放床位311张,拥有关节内科、关节外科、关节矫形外科、创伤脊柱外科、风湿病科、痛风科、关节康复科等专科。关节病床位255张,占全院总床位的85%。医院在职职工388人,其中医务人员325人,正副主任医师40人,硕、博士学位60人,硕、博导师14名,兼职教授14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医院以中西结合诊治类风湿关节炎和其他各类关节病而闻名。经过多年的努力我院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单位,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西医结合关节炎研究所,上海市免疫研究所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科研基地,上海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实践基地,上海市传统医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上海市“治未病”预防保健达标建设单位、上海市护理达标建设单位,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骨关节转化医院研究所临床基地(筹),上海中医药 [详情]
地址:上海市光路999号
简介:市东医院已有六十年的历史,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由各具学科特色的原上海市纺织第二医院和杨浦区肿瘤防治院合并组建而成。组建后的市东医院在硬件设施和人才资源上的强强联合,彰显出在区域医疗中心中雄厚的竞争力。市东医院由总院、平凉分院及托管的民星地段医院组成,是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的教学医院,也是上海疑难病理会诊中心、杨浦区肿瘤诊治中心、杨浦区糖尿病诊治暨培训中心、杨浦区肿瘤康复协会、上海红十字肿瘤专家咨询服务中心的所在地和全国“城市肿瘤防治现场”之一。医院有先进的呼叫系统及物流传送设施、中央空调、集中供氧、独立诊室,病房卫生设备干湿分离,极具人性化。设立了残疾人通道,残疾人厕所。空腹抽血处一角,摆放了圆台和沙发椅供抽血后的病人休息及坐着早餐。为了方便病人停车,医院还建造了可停放四十辆轿车的地下车库,并在医院里设立了上海市“120”医疗急救中心——市东分站。医院科室齐全,神经外科曾为上海市首批领先学科;乳腺肿瘤外科、胃肠道肿瘤外科、中心实验室、神经内科、呼吸内科近几年中,先后被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