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通气是指什么?
- 发布时间:2025-03-03 11:12:27 举报/反馈
肺通气是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依赖呼吸道、肺泡、胸廓、呼吸肌、神经调节等完成。
1. 呼吸道: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各级支气管。鼻腔有鼻毛和黏膜,可以过滤、温暖和湿润吸入的空气;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喉不仅是呼吸的通道,还与发声有关;气管和支气管逐级分支,其黏膜上的纤毛可以摆动,将异物和分泌物排出体外,保证气体的顺畅流通。
2. 肺泡:肺泡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量众多,总面积很大。肺泡壁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3. 胸廓:胸廓由胸椎、肋骨、胸骨和肋间肌等组成,形成一个密闭的腔室,容纳和保护肺。胸廓的形状和容积的变化对肺通气起着重要作用。当胸廓扩大时,肺随之扩张,肺内压降低,外界气体进入肺;当胸廓缩小时,肺随之回缩,肺内压升高,肺内气体排出体外。
4. 呼吸肌:呼吸肌是实现肺通气的动力来源,主要包括肋间肌和膈肌。肋间肌分为肋间外肌和肋间内肌,肋间外肌收缩时,肋骨上提并外展,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增大;肋间内肌收缩时,肋骨下降并内收,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减小。膈肌收缩时,膈顶部下降,胸廓上下径增大;膈肌舒张时,膈顶部回升,胸廓上下径减小。通过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改变胸廓的容积,从而实现肺的通气。
5. 神经调节:呼吸运动是一种节律性的活动,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呼吸中枢位于脑干,它可以自动地产生节律性的冲动,调节呼吸肌的活动。此外,呼吸还受大脑皮层的随意控制,人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有意识地控制呼吸的频率、深度和节律。同时,机体还通过化学感受器等感受血液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氢离子浓度的变化,反馈调节呼吸中枢的活动,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肺通气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生理过程,呼吸道、肺泡、胸廓、呼吸肌和神经调节等多个因素相互协作,共同完成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为机体提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肺通气功能,导致呼吸障碍和相关疾病的发生。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