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诊疗
健康生活
  • 养生
  • 营养
  • 两性
  • 精神心理
  • 中医
  • 育儿
  • 减肥
  • 女人
  • 美容
  • 整形
  • 健康资讯
  • 健康课堂
  • 家医互动
  • 即问即答
  • 健康WHY
  • 专家答疑
  • 整形圈
  • 医生圈
  • 病友圈
  • 数据中心
  • 疾病库
  • 医生库
  • 医院库
  • 药品库
  • 整形库
  • 器械库
  • 食材食谱
  • 母婴产品
  • 新闻 视频 养生 育儿 营养 中医 女人 减肥 整形 两性 妇科 男科 肿瘤 眼科 影像 肝病 骨科 糖尿病 心血管 即问即答 诊所

    找医院 找医生 查疾病症状 找药品 找医疗器械 整形项目 找保健品 找名医看诊
    已选条件:
    成都
    普内科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
    三级甲等
      •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专科医院 国营
        医院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十二桥路39号
        医院简介: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创建于1957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附属医院之一。50多年来,医院坚持“承岐黄业、立华扁功”的办院宗旨,秉承“大医精诚、和合济世”的医院精神,恪守“勤求博采、厚德精术”的院训,发扬“创造卓越、关爱生命”的办院理念,实施“特色立院、科教兴院、人才强院、文化树院、管理治院”的发展战略,经过几代人的开拓创新、团结奋斗,现已建设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医药国际合作交流基地,国家中药临床试验研究(GCP)中心,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全国中医眼病医疗中心,全国中医急症医疗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基地和感染病临床基地。是西南地区临床学科门类最齐全、综合服务水平最高的区域中医医疗中心、科教中心和治未病中心。医院占地面积8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0万余平方米,编制病床2000张,现有临床科室30个,医技科室9个,中医特色病区8个,医院固定资产总值4亿多元。2008年,医院被国家发改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主要承担糖尿病的研究。其建设目
      •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国营
        医院地址:成都市高新南区繁雄大道万象北路18号
        医院简介: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成都市中医医院)是一家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始建于1942年,原名“成都市立医院”,是首批“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国家级“爱婴医院”,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和全科医学培训基地,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医院由位于高新区万象北路的南区和位于红星路一段的北区组成。现有编制床位2600张,科室设置完整,门类齐全,现有一级科室26个,二级科室81个。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4个,国家级中医区域诊疗中心4个,省级重点学(专)科14个,市级重点学(专)科10个。建有“国家级中医药科研实验室”3个,“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3个,“四川省名中医工作室”6个。在职职工2500余人,高级职称342人,博士后、博士116人,硕士近40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人,省、市名中医45人,国家级、省级名老中医学术及临床经验继承34人、省级师承38人,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培养和中药师承3人。担任国家、省、市医学会各专委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以上职务46人,国家级和省级专业杂志副主编、编委2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6人,兼职教
      •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国营
        医院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麻市街33号
        医院简介: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始建于1938年,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以微创技术和老年病综合治疗为特色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五人民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作为国家级爱婴医院、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国家标准版心衰中心建设单位、四川省人类辅助生殖机构设置规划单位、成都妇幼健康区域指导西部分中心单位,医疗服务辐射成都西部区域10余个县市,覆盖人口约500万。医院包含三区(综合医疗区、老年健康产业园区、教学园区),一所(中国成都—法国蒙彼利埃医疗中心老年疾病研究所)。医院建筑面积21.1万平方米,编制床位2180张,开放床位2016张。2018年门、急诊143万人次,住院7.6万余人次,手术4.9万台次。截至2019年11月30日,职工2436人,博士及博士后44人,硕士376人,高级325人。现有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名,省、市卫计委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2名,省拔尖中医师1名,省中医药局拔尖中青年中医师2名,市名中医2名,省首届“新时代健康卫士”9名。医院学科设置齐全,拥有临床科室30个,医技及辅助科室17个,行政
      •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国营
        医院地址:成都市青龙街82号
        医院简介: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始建于1941年7月,是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4年被省卫生计生委确定为四川省九大区域医疗中心之一。医院占地面积138亩,编制床位1250张,年诊疗136万人次,入院5.8万余人次,住院手术3.2万余台次。医院现有职工2498人,有博士108人、硕士371人;获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特殊津贴19人,省突出贡献专家3人;省及省卫生计生委学术技术带头、后备人才18人。拥有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专科4个,市级重点学科14个,市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23个(居市级医院之首,接近总数的50%),附设成都市心血管病、神经疾病、呼吸健康和肿瘤4个研究所,2018年成功建立成都市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医院现为西南交通大学临床医学院和附属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成都第二临床学院和西南医科大学非直属教学医院;设有国家和省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42个。医院在2019年《“中国省会市属医院/计划单列市·竞争力100强”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14位,连续五年全市第一。荣获2015年—2017年国家卫计委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
      •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国营
        医院地址:成都市新都区宝光大道中段278号
        医院简介: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建院于1948年,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医院,2004年整体移交四川省,现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全国首批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四川省全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省级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先后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抗震救灾工人先锋号”、“四川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四川省医德医风榜样医院”、“成都市十佳诚信示范医院”等荣誉称号。医院毗邻宝光寺,占地面积148亩,编制床位1500张,展开床位1800张。拥有128层螺旋CT、1.5T核磁共振、数字血管造影机、DR、数字化胃肠X线诊断系统、实时三维彩色超声诊断仪、胶囊胃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荧光基因定量扩增仪、体外循环心肺机、高压氧舱等先进设备,设备总价值2.3亿元。医院现有职工1200余人,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20人,博士后、博士、硕士14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8人,在省市级以上的专业学术组织中任委员以上的共计80余人。医院学科齐全,技术先进。形成了以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老年医学科、神经内科、感染科、血液风湿科、肾病科、内分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相关问答

      Q: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2018-04-28
      A: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的治疗:治疗:本病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对症治疗。1.肌强直可用膜系统稳定药治疗,能促进钠泵活动,降低膜内钠离子浓度,提高静息电位,改善肌强直状态。如硫酸奎宁,300~400mg,3次...查看详情

      Q: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如何诊断检查

      2018-04-01
      A: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诊断检查:1.肌强直放电和肌源性损害是DM的主要肌电图特征。肌电图均可出现典型的肌强直电位发放,表现为持续放电,伴有频率和波幅的明显变化,同时可以听到类似于“摩托车启动或“轰炸机俯...查看详情

      Q: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有什么临床表现

      2015-09-04
      A:

      DM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累及多系统,包括肌肉、心脏、晶状体、内分泌腺、中枢神经系统等。发病年龄及起病形式多在30岁以后隐匿起病,男性多于女性,进展缓慢,肌强直在肌萎缩之前数年或同时发生。病情严重程度...查看详情

      Q: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有什么检查项目?

      2015-09-04
      A:


      1. 血清CK和LDH等酶正常或轻度升高。
      2. 肌电图典型的肌强直放电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受累肌肉出现连续高频强直波逐渐衰减,肌电图扬声器发出一种类似轰炸机俯冲样声音。
      3.肌...查看详情

      Q: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病因是什么?

      2015-08-22
      A: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I 型(DM1)致病基因是位于19号染色体长臂(19q13.3),的萎缩性肌强直蛋白激酶(DMPK),编码582个氨基酸。该基因的3′-端非翻译区存在一个三核苷酸串联重复序列(CTG)...查看详情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相关医生

      医生推荐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相关文章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