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金华市人民东路365号
简介:金华市中心医院是由建于1910年的金华福音医院和1946年的省立金华医院合并发展而来,至今已有110年历史,是浙江中西部地区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12年挂牌浙江大学金华医院。2015年与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结为友好医院。医院先后获得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中国最佳医院管理团队、全国医院医疗保险服务规范先进单位、全国医疗服务价格和成本监测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国家级爱婴医院、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中国胸痛中心、全国健康管理示范基地、国家级急诊医学示范基地、中国创伤救治联盟“金华区域创伤中心”、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创伤中心建设示范基地、国家级急诊临床核心课程培训基地、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国家骨质疏松症诊疗技术协作基地、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诊治基层分中心、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级优秀平安医院、浙江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浙江省健康促进医院、浙江省绿色医院、浙江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金华市模范集体、金华市清廉医院创建先进单位等称号。医院占地面积8.9887万平方米 [详情]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甘肃路4号
简介:中国天津市眼科医院前身为1924年北洋医科学校法籍教授卢梭望创办的中国华洋防盲会,沿京山、津浦铁路每100华里设防盲施诊所一处。1927年田大文医师接办防盲会,开办防盲施医局,陆续在天津东马路、下瓦房、西南角、西门里等开办防盲施诊所。天津市眼科医院前身--中国华洋防盲会与天津扶轮会呈国民政府卫生部文(1929年),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华洋防盲会成立于1924年并于1927年与天津扶轮会联合成立联合防盲会。1949年4月呈华北人民政府卫生部申请立案为公立医院,同年5月批准并定名为华北防盲医院,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眼科专科医院。1952年2月天津市卫生局接收华北防盲医院,4月16日正式改名为天津市立眼科医院。 [详情]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文化路258号
简介: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座落在具有夏都之称的美丽的海滨城市——秦皇岛市中心。医院始建于1948年,是一所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养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医院,是地市级暑期医疗保障后备基地医院,是唯一保障过奥运会和亚运会的地市级医院。医院被确定为“首批国家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是河北省地市级区域医疗中心,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河北北方学院附属医院,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医院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多平方米,全院有职工近2800人,其中博、硕士研究生798人,高级职称515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27人。享受政府特贴专家6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2人,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管优秀专家2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市学术技术带头人37人。医院开设床位1670张,年门诊量140余万人次,出院患者6.5余万人次,开展手术2.5余万例。医院设置64个临床医技科室,其中包括河北省重点学科3个(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3个(肿 [详情]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师范路25号
简介:济南军区总医院前身是胶东军区卫生部四所,1943年秋成立于山东乳山县小管村,后发展为山东军区直属医院,1954年9月与华东军区第20陆军医院合并为解放军第90医院,1956年改为济南军区总医院,现已发展为一所集医、教、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本部占地面积314亩,其中医疗区141亩、生活区173亩,西院(原106医院)占地301亩。编制床位750张,目前实际展开床位2360张。总建筑面积39.71万平方米,其中医疗用房面积23.4万平方米。医院实际展开科室60个,现有1个全军研究所、6个全军医学专科(专病)中心、6个军区医学研究所、10个军区医学专科中心和6个国家(军队)级技术培训基地。党总支7个,党支部70个,党小组165个,团支部50个。现有干部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390人,其中博士、博士后177人,硕士213人。在军内外专业委员会担任领导职务的153人,其中全军双主委1人,副主委14人,有31人担任军区主委,1人担任山东省主委。军区确定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23人,其中科技领军人才4人,学科技术拔尖人才5人,技术专家人才14人。拥有军区唯一的博士后 [详情]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拱北粤华路208号
简介:【医院规模】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始建于1984年,原名珠海经济特区拱北医院,系珠海拱北经济特区最早的医院,也是距离澳门最近的内地大型公立医院。经多年发展,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目前,正积极打造高水平医院。医院现有占地面积4.2万平米,建筑面积6.8万平米,核定床位800张。今年,医院规划建设的21层临床综合大楼项目已列入珠海市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9.5亿、建筑面积7.35万平米,将于今年内动工。该项目建成后,医院的床位将达到1200张。医院秉承“厚德·尚道·精诚·济世”的院训和“传承创新中西结合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办院宗旨,注重医院的内涵建设,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建成临床研究型高水平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以独具特色的医疗集团1+N为发展模式,依托大学充分发挥非直属附属医院的作用,创建一个临床研究型中西医融合的现代化医疗技术中心。同时,充分发挥中西医融合的特色优势,与各类医疗机构合作,建立N个医联体,创立独具特色的医疗集团1+N发展模式,形成中医内涵丰富,外延基层紧密,成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内知 [详情]
地址:南京市鼓楼区汉中路136号
简介: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暨江苏省口腔医院、江苏省红十字口腔医院,是江苏省第一所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江苏省口腔卫生指导中心单位,现为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单位,江苏省口腔医学会会长、江苏省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单位,江苏省整形美容协会口腔颌面整形分会主任委员单位,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口腔疾病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医院同时也是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溯源于1974年成立的江苏新医学院口腔专业及1975年成立的江苏新医学院附属口腔门诊部。实行附属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研究所“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是江苏省口腔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培训中心。医院建筑面积近20000平方米,新建43000余平方米的教学医疗综合楼即将投入使用。医院设有一级临床科室12个,院外门诊6个,年门急诊量69万人次,年出院病人2530人次。牙体牙髓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跻身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医院现有工作人员600余人,汇聚了省内70%的口腔医学博士,其中高级职称者100余人,有硕、博士生导师50余人。60余名专家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等学会和协会副会长、常务理事、各专委 [详情]
地址:济南市经十路16766号
简介: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成立于1960年,隶属山东省卫生计生委,为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临床学院,山东省慈善医院。医院时值国家困难时期建院,汇集了一大批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初期主要承担全省干部保健工作,也为此后山东保健康复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几经更迭,至上世纪70年代末始成为面向社会开放的省级综合医院。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开拓创新,医院步入发展快车道,目前已建设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预防、急救于一体的省级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并先后荣获“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文明单位”“人文爱心医院”等荣誉称号。目前,医院占地7万余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3万余平方米,设有临床、医技科室141个,开放床位2813张。现有在职职工3607人,拥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470人,其中双聘院士5人,泰山学者10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15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二审专家2人,省中青年科技重点人才1人 [详情]
地址:深圳市西丽大学城学苑大道1098号
简介:深圳大学总医院(深圳大学临床医学科学院,以下简称“深大总医院”)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全额投资兴建,定位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健康管理为一体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医院,是深圳大学第一所直属附属医院。深大总医院坐落于南山西丽,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占地面积近9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竣工于2017年9月,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床位数800张,二期建设完成后,总床位数达2000张,总建筑面积将达约52万平方米。建院之初,深大总医院面向海内外延揽人才,吸引并整合了一大批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形成了由顶尖医学学科带头人领衔、中层骨干力量与优秀青年医生组合而成的高水平、高素质的医疗专业人才梯队。截止2021年3月底,已到岗员工1354人,全院共引进44名学科带头人,引进国家级(全军)重点学科、临床重点专科主任/副主任10人,省级重点学科主任/副主任8人,全国专科排名前十的临床重点专科主任/副主任9人。我院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2人。2018年6月27日,深大总医院正式开业,住院部于8月27日正式开放,截至2021年3月,已开设专科门诊36个、专病门诊139个、医技 [详情]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渭阳西路副2号
简介: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始建于1940年,是国家“七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七所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之一,是西北地区建立最早的一所中医特色突出、综合实力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产业、文化为一体的国家首批三级甲等中医院,是国家首批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单位。医院占地156亩,呈现“一院两区”发展格局,核定病床1800张,设有脑病、肿瘤、骨伤及肝病4个“院中院”及临床科室31个,医技科室9个,专科专病门诊112个。医院现有教职员工2800余名,拥有以“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郭诚杰教授等为代表的国家级、省级名老中医50位;国家级、省级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43人;传承博士后导师、兼职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211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专家300余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突出贡献专家23名;陕西省教学名师、三秦学者岗位特聘教授5名。医院拥有业界最先进的CT3台、磁共振(MRI)2台(SiemensSkyra3.0T、SiemensAvanto1.5T)、SPECT/CT(SiemensSymbiaT16)1台、数字化X线摄影机(DR)2台、Siemens胃肠机、Siemens钼靶乳腺 [详情]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北区路1号
简介:重庆市中医院道门口院部前身是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08年与重庆市中医院合并。医院是重庆市规模最大、实力最强,集医疗、教学、科研、公益四项中心职能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中医龙头医院,是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国家爱婴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重庆中医院和第四临床医学院、首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单位。医院荣登香港艾力彼“2017中国医院竞争力中医医院100强”排行榜第13位,位居西部前列。医院现分江北区南桥寺院部和渝中区道门口院部,占地163亩,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现编制床位1800张,开放床位2300张,临床科室28个,医技科室10个。2017年门诊量217万人次,年出院病人6.8万人次。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5个(皮肤科、针灸科、肿瘤科、肾病科、护理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中医皮肤学科)、重点专科(皮肤科、针灸科、肿瘤科、肾病科、妇科、脑病科、肛肠科、骨伤科、肝病科、护理学)共1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个(湿疹中医外治法重点研究室)、重庆市重点实验室1个、二级实验 [详情]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石榴岗路13号大院
简介: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是南方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是一所“以西医为基础,中医为特色,中西医结合为优势,肿瘤学科为龙头,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教学科研型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医院于2006年开业,已开设52个专业科室,是国家重点中医医院建设单位、广东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中心、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广东省政府规划建设床位为2050张(其中肿瘤床位600张)。学科优势突出,中西医结合疗效最佳1个国家重点专科(中西医结合临床)、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内科脑病学、中医内科肾病学)、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心血管科、风湿病科、推拿科、脑病科)、1个广东省高水平重点专科(肝病科)、7个广东省中医药局重点专科(肿瘤科、肝病科、脑病科、风湿病科、针推康复科、治未病科、护理学)、3个广东省中医药局中医临床重点专病(中西医结合脾胃病、中西医结合肝病、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医院大部分学科带头人均从南方医院等著名三甲医院引进,现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77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172人,博士生导师33名,硕士生导师68名。国家名老中医药传承导师4人,广东省名中医 [详情]
地址:宁波市海曙区西北街41号
简介: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1843年由美国基督浸礼会传教士马高温(D.J.Macgowan)兴办,迄今有175年历史,是中国最早建立的西医医院之一。医院坐落于东海之滨、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宁波,地处三江文化长廊源头的姚江河畔,与护城河北斗河相邻,临江伴水、环境优雅宁静,是浙东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附属医院,还是温州医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皖南医学院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是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际SOS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医院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核定床位2100张。2019年,全院门、急诊177.3万人次,出院9.6万人次,住院手术3.47万例人次。现有职工3047人,高级职称603人,硕士及以上学历621人。医院综合实力及各专科诊疗技术在浙东地区位居前列。医院是市呼吸系统疾病诊疗中心的建设单位及市心脏大血管疾病诊疗中心的共建单位。肿瘤学科、感染学科、神经内科、肾内科是省级区域专病中心;传染病学是省市共建重点学科;肛肠外科、胸外科、骨科、肝科是 [详情]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817中路602号(洋头口立交桥旁吉祥山)
简介: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暨福建省人民医院,创办于1954年,是解放后福建省人民政府创办的首家公立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医院名家辈出、底蕴深厚。目前编制床位1200张,拥有职工1800余人。是福建中医药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是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中医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推广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预防保健试点单位。是福建省蛇伤救治中心。中医盆底医学中心、中医儿科医学中心被列入福建省高水平临床医学中心。医院与近40家基层医疗机构组建医疗联合体,建立健全医联体内双向转诊、资源共享机制,落实三级医疗机构帮扶带动基层技术提升的责任和义务,推动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同时与国内外知名医学院校建立良好的交流、互访平台。医院注重人才培养。现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近300人,高学历人才近40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名,国家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6个,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5名,“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2名。60余位专家在国家级、省级学会担任 [详情]
地址:九江八里湖新区体育馆往前800米
简介: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创建于1893年,江西南昌大学附属九江医院,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协作医院。孙中山先生曾为医院题写“生命活水”院名,如今医院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九江市规模较大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承担着全市500万人口的医疗、保健和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等任务。医院学科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特色专科突出。医院占地面积17.7万平方米,共有两个院区(生命活水医院院区、总院院区、开发区院区、花果园社区、九龙社区),在职员工2870人,博士36人(25人在读),硕士362人,高级职称335人。编制床位2000张,生命活水医院设临床科室40个、医技科室16个;总院设有临床科室31个,医技科室16个;医院增设花果园社区门诊部,地处九江市城市花园小区二期;2018年7月1日,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与经开区人民医院成立市区乃至全省首个紧密型医联体。急诊创伤外科大楼于2018年5月12日开始试运行。大楼集急诊、住院功能为一体,总建筑面积36600平方米,共23层。医院的护理学科、心血管内科、普外科获得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风湿免疫科获得江西省医学 [详情]
地址:西院:上海市长宁区仙霞路1111号;愚园路院区:上海市长宁区愚园路786号
简介:上海市同仁医院的前身之一——上海市长宁区同仁医院,创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美国圣公会传教士汤蔼礼牧师使用慈善捐款与华人牧师吴虹玉共同在今塘沽路大名路转角处建立“同仁医局”。1867年扩大规模,建立病房及手术室,更名为“同仁医馆”。1880年,正式定名为“同仁医院”,1882年,同仁医院成为圣约翰书院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前身)的教学基地,成为当时中国首屈一指的、兼具医疗和教育功能的综合性医院。1904年,医院已拥有国内最先进的手术室、实验室、X光机等先进医疗设备和国内第一辆救护车,成功开展了上海第一例眼科手术、卵巢切除手术和植皮术,成功治愈第一例精神失常病例和截瘫病例,医疗技术享誉沪上。解放后,医院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并于1957年划归长宁区成为长宁区同仁医院。1978年迁址于今天的愚园路786号。2006年,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合作,成为该院的分院。上海市同仁医院的另一个前身——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是上海西区一所集医、教、研、防于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长宁区的区域医疗中心。医院始建于1952年,前身为华东军政委员会贸易部职工医院,1959年更名为长宁区中心医 [详情]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共和路2号
简介:青海省人民医院始建于1927年的平民医院,1929年命名为省立中山医院,1956年迁址后更名为青海省人民医院,是祖国青藏高原上成立时间最早、建设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和急救为一体的省级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行业摇篮:1958年,医院的省公费医疗门诊部改建为青海省西宁中医院;1960年,医院的青海省护士学校与省第二卫校合并成立青海省卫生学校;1971年,医院小儿科分出成立省儿童医院;1981年,医院神经内科抽调部分专家组建省第三人民医院(省精神病医院);2003年,医院传染病科分出成立省第四人民医院(省传染病医院)。技术引领:50年代率先开展心血管右心导管术、脾肾静脉吻合术、腭裂修补术、全鼻再造术等;60年代开展腹膜外剖腹产术、低温麻醉心内直视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断手再植术等;70年代开展体外循环下心脏搭桥术、瓣膜置换术等;80年代成立ICU、CT室,医院学科更加专业化;90年代开展电子胃镜、腹腔镜,中华长城脊柱重建术等;21世纪先后开展脏器移植、介入治疗、试管婴儿、微创手术等先进的医疗技术,在青藏高原地区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功能定位:根据医院在公立医院改革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