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宝妈,剖腹产的疼痛我懂你
- 发布时间:2025-04-27 13:51:37 举报/反馈
剖腹产的疼痛涉及多方面,包括术后伤口疼痛、宫缩疼痛、导尿管刺激疼痛、腹胀疼痛、活动牵拉疼痛等。
1. 术后伤口疼痛:剖腹产会在腹部和子宫上留下切口,术后麻醉药效消退后,伤口疼痛较为明显。这是由于手术切断了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等多层结构,神经末梢受到损伤,身体会启动炎症反应来促进伤口愈合,而炎症介质的释放会刺激神经,产生疼痛感觉。
2. 宫缩疼痛:产后子宫需要通过收缩来恢复到孕前状态,这种宫缩会引起疼痛。尤其是在哺乳时,体内会分泌催产素,进一步加强子宫收缩,导致宫缩疼痛加剧。宫缩疼痛一般在产后1 - 2天出现,持续2 - 3天会逐渐减轻。
3. 导尿管刺激疼痛:术后通常会留置导尿管,导尿管会对尿道黏膜产生刺激,引起尿道疼痛和不适。而且长时间留置导尿管还可能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进一步加重疼痛。
4. 腹胀疼痛:剖腹产过程中,肠道受到刺激,蠕动功能会受到抑制,导致气体和粪便积聚在肠道内,引起腹胀和疼痛。一般在术后1 - 2天,随着肠道功能的恢复,肛门排气后,腹胀疼痛会有所缓解。
5. 活动牵拉疼痛:产妇在翻身、坐起、下床活动等过程中,腹部肌肉的运动会牵拉伤口,导致疼痛加剧。适当的活动有助于促进身体恢复,但活动时的疼痛会让产妇感到痛苦。
6. 咳嗽或深呼吸疼痛:咳嗽或深呼吸时,腹部肌肉会收缩,增加腹压,对伤口造成牵拉,引起疼痛。这也使得产妇不敢用力咳嗽或深呼吸,可能导致痰液排出不畅,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
剖腹产的疼痛是多因素导致的,涉及伤口、宫缩、导尿管等多个方面。了解这些疼痛的来源和特点,有助于产妇及其家属做好心理准备和应对措施。产妇在术后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采取适当的方法缓解疼痛,促进身体恢复。如果疼痛过于剧烈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