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这几个穴位,轻松应对咳嗽症状
- 发布时间:2025-05-29 09:08:04 举报/反馈
咳嗽是常见症状,可通过按摩穴位缓解,常用穴位有肺俞穴、列缺穴、尺泽穴、天突穴、膻中穴等。
1. 肺俞穴:位于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肺俞穴是肺的背俞穴,为肺气输注于背部之处,与肺脏内外相应,能调节肺脏功能。按摩肺俞穴可补肺益气、止咳化痰,对各种类型的咳嗽,尤其是伴有气喘、咯痰等症状者有较好效果。可采用点按或揉法,每次按摩100 - 150下,每天按摩2 - 3次。
2. 列缺穴:在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拇短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列缺穴是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它具有宣肺解表、通经活络、通调任脉的作用,对于外感风邪引起的咳嗽、头痛等症状有缓解效果。按摩时用拇指指腹按揉,力度以有酸胀感为宜,每次按揉3 - 5分钟,每日2 - 3次。
3. 尺泽穴:在肘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中。尺泽穴是手太阴肺经的合穴,五行属水,有清宣肺气、泻火降逆的功效。对于肺热咳嗽,表现为咳嗽、咯黄痰、咽痛等症状,按摩尺泽穴能起到清热止咳的作用。可将拇指放在穴位上,其余四指放在对侧,用适当的力度进行点按,每次点按1 - 2分钟,每天可多次按摩。
4. 天突穴: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天突穴是任脉上的穴位,临近呼吸道,能通利气道、降逆化痰。对于咳嗽伴有咽喉部不适、有异物感、咯痰不利等症状,按摩天突穴可起到宽胸理气、化痰止咳的作用。按摩时用食指指腹轻轻按压,避免用力过猛刺激食管和气管,每次按压3 - 5分钟,每日2 - 3次。
5. 膻中穴: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膻中穴是八会穴之气会,为宗气汇聚之处,能宽胸理气、止咳平喘。对于咳嗽伴有胸闷、气短等症状,按摩膻中穴可调节气机,缓解不适。可采用揉法或擦法,揉法是用中指指腹按揉穴位,每次按揉100 - 150下;擦法是用手掌大鱼际或小鱼际上下擦动穴位,以局部发热为度,每天按摩2 - 3次。
按摩上述穴位对咳嗽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咳嗽病因多样,如呼吸道感染、过敏、气道异物等。若咳嗽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呼吸内科就诊,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按摩穴位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用药需遵医嘱。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