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流感病毒应该吃什么药
- 发布时间:2025-03-04 15:57:35 举报/反馈
感染流感病毒后,可使用抗病毒药物、解热镇痛药、止咳祛痰药、缓解鼻黏膜充血药、抗组胺药等进行治疗。常用药物有奥司他韦、布洛芬、氨溴索、伪麻黄碱、氯雷他定等。
1. 抗病毒药物: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奥司他韦是常用的抗病毒药物,能抑制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的活性,抑制流感病毒感染和复制,降低病毒的传播能力。扎那米韦通过抑制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阻止病毒从被感染的细胞中释放,从而减少了流感病毒的播散。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是一种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具有起效快、疗效好等特点。
2. 解热镇痛药:流感患者常伴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可使用解热镇痛药缓解。布洛芬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感受。对乙酰氨基酚能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及释放,而产生周围血管扩张,引起出汗以达到解热作用,同时能抑制PGE1、缓激肽和组胺等的作用,提高痛阈而产生镇痛效果。阿司匹林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及其他能使痛觉对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敏感的物质(如缓激肽、组胺)的合成,属于外周性镇痛药。
3. 止咳祛痰药:咳嗽、咳痰是流感常见症状,可使用止咳祛痰药。氨溴索为黏液溶解剂,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黏度,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溴己新可直接作用于支气管腺体,促使黏液分泌细胞的溶酶体释出,使痰中的黏的糖纤维分化裂解;还可抑制黏液腺和杯状细胞中酸性糖蛋白的合成,使之分泌黏滞性较低的小分子糖蛋白,从而使痰液的黏稠度降低,易于咳出。乙酰半胱氨酸具有较强的黏痰溶解作用,其分子中所含的巯基能使痰液中糖蛋白多肽链的二硫键断裂,从而降低痰液的黏滞性,并使痰液化而易咳出。
4. 缓解鼻黏膜充血药:流感患者常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可使用缓解鼻黏膜充血药。伪麻黄碱主要通过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间接发挥拟交感神经作用;具有选择性地收缩上呼吸道毛细血管,消除鼻咽部黏膜充血、肿胀、减轻鼻塞症状。麻黄碱可直接激动肾上腺素受体,也可通过促使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而间接激动肾上腺素受体,对α和β受体均有激动作用。能兴奋大脑皮层及皮层下中枢,使精神振奋;可收缩皮肤、黏膜和内脏血管,血流量减少;使冠状动脉和脑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
5. 抗组胺药:部分患者流感期间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症状,可使用抗组胺药。氯雷他定属长效三环类抗组胺药,竞争性地抑制组胺H1受体,抑制组胺所引起的过敏症状。西替利嗪是一种强效的H1受体拮抗剂,口服进入体内,迅速与靶细胞膜上的组胺H1受体结合,阻断组胺激活靶细胞。苯海拉明为乙醇胺的衍生物,能竞争性阻断H1受体而产生抗过敏作用,同时还可消除各种过敏症状,并具有镇静作用。
感染流感病毒后,可根据具体症状,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选择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需要强调的是,所有药物的使用都应遵医嘱。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