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这5点一定要注意
- 发布时间:2025-06-19 14:30:56 举报/反馈
老年人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时,要注意用药前评估身体状况、警惕药物不良反应、关注药物相互作用、遵循正确的用药疗程、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等。
1. 用药前评估身体状况:在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之前,老年人应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因为老年人可能存在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像阿司匹林、布洛芬、萘普生等常见的非甾体抗炎药,对于有胃肠道溃疡病史的老年人,服用后可能会增加胃肠道出血的风险;而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某些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影响心血管系统。所以,在用药前评估身体状况,能帮助医生判断是否适合使用该类药物以及选择更合适的药物。
2. 警惕药物不良反应: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的可能导致胃肠道溃疡、出血。还可能影响肝肾功能,导致转氨酶升高、血肌酐升高等。另外,有些老年人服用后可能出现头晕、头痛、耳鸣等神经系统症状,以及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一旦出现这些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
3. 关注药物相互作用:老年人往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非甾体抗炎药与其他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例如,与抗凝血药合用,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与降压药合用,可能会影响降压药的疗效。所以,在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期间,要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便医生评估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
4. 遵循正确的用药疗程:非甾体抗炎药一般用于缓解疼痛、炎症等症状,应遵循短期、适量的用药原则。不要自行延长用药时间或增加剂量,以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5.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在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期间,老年人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检查。通过这些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药物可能对身体造成的损害,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老年人在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时,需要从用药前评估、警惕不良反应、关注药物相互作用、遵循用药疗程和定期检查等多个方面加以注意。只有这样,才能在发挥药物治疗作用的同时,**程度地减少药物对身体的不良影响,保障用药安全。如果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