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又称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通常在儿童早期就会表现出明显症状。以下是自闭症孩子常见的核心症状及相关表现,不同孩子的症状严重程度和具体表现可能存在差异:
一、社交沟通和互动障碍
这是自闭症的核心症状之一,孩子在与他人的社交互动中可能出现以下问题:
缺乏眼神交流:与他人互动时,很少主动进行眼神对视,或眼神接触时间短暂,显得回避或漠然。
难以建立社交关系:
对同龄孩子缺乏兴趣,喜欢独自玩耍,不主动参与群体活动。
不懂得如何发起或维持对话,例如不会通过微笑、手势等方式与他人互动。
语言和非语言沟通困难:
重复使用固定语句(如重复电视广告台词),或模仿他人说话(回声式语言)。
难以理解比喻、幽默或抽象语言,说话语气单调,缺乏抑扬顿挫。
语言发育迟缓:部分孩子可能到两岁甚至三岁后才开始说话,或语言能力停滞不前。
语言使用异常:
非语言沟通障碍:不会用手势(如挥手表示再见)、表情或身体动作来表达需求或情感。
缺乏情感共鸣:
对他人的情绪(如悲伤、快乐)反应迟钝,难以理解或回应他人的情感。
不懂得分享兴趣或感受,例如不会主动向他人展示自己喜欢的玩具。
二、重复刻板行为和兴趣狭窄
孩子的行为模式和兴趣范围可能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
重复性行为:
做相同的动作,如拍手、摇晃身体、旋转物体等。
对特定物品有执着的偏好,如只玩某一种玩具、排列积木等。
固执的 routines:强烈依赖固定的生活习惯和流程,例如必须走同一条路去幼儿园、吃饭时餐具必须放在固定位置,若被改变会极度焦虑或发脾气。
兴趣狭窄且异常:对某些不寻常的事物表现出强烈兴趣,如痴迷于风扇的转动、车牌号、天气预报等,而对普通儿童喜欢的玩具或游戏缺乏兴趣。
感官敏感或迟钝:
对感官刺激(如声音、光线、触觉)过度敏感或不敏感,例如抗拒拥抱、听到特定声音会捂耳朵,或喜欢触摸粗糙的物品。
可能会有异常的感官寻求行为,如闻东西、舔物品等。
三、其他常见伴随症状
认知发展差异:部分孩子可能存在智力发育迟缓,但也有少数孩子在某些领域(如记忆力、数学)表现出特殊能力。
情绪和行为问题:容易出现焦虑、烦躁、发脾气等情绪,尤其是在需求未被满足或环境变化时。
运动能力问题:可能存在动作笨拙、协调能力差,或有特殊的姿势(如踮脚走路)。
睡眠问题:入睡困难、睡眠浅或早醒等情况较为常见。
四、不同年龄段的常见表现
婴幼儿期(1-2 岁):
不回应自己的名字,对父母的呼唤无反应。
不会用手指向物体表达需求(如指向玩具示意想要)。
不会模仿他人的动作(如挥手、拍手)。
学龄前(3-6 岁):
语言表达能力落后于同龄儿童,或说话内容难以理解。
游戏方式单一,喜欢重复玩同一种游戏,缺乏想象性玩耍(如假装 “过家家”)。
对陌生环境或陌生人过度抗拒,难以适应幼儿园生活。
学龄期及以后:
在学校难以与同学建立友谊,可能被孤立。
学习上可能因注意力分散或理解抽象概念困难而遇到挑战。
部分孩子的刻板行为可能转化为对规则的严格遵守(如必须按顺序完成作业)。
五、需要注意的要点
症状的个体差异:自闭症谱系范围很广,有些孩子症状较轻(高功能自闭症),可能仅表现出社交笨拙或兴趣狭窄,而有些孩子症状较重,可能完全无法说话或自理。
早期识别的重要性: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在社交、语言或行为上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或出现上述异常表现,建议及时寻求专业评估(如儿科医生、发育行为科医生、心理学家等)。
干预的关键作用:早期干预(如应用行为分析 ABA、语言治疗、社交技能训练等)能显著改善孩子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自闭症的诊断需要专业人员根据标准化评估工具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家长无需自行对照症状过度焦虑,但若有疑虑,应尽早寻求专业帮助。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