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便秘引发肠梗阻,这些知识要掌握
- 发布时间:2025-06-09 08:23:59 举报/反馈
便秘引发肠梗阻需掌握肠梗阻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知识。
1. 病因:便秘时,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导致粪便干结、变硬,难以排出。干结的粪便可阻塞肠道,使肠内容物通过受阻,进而引发肠梗阻。此外,肠道动力不足、肠道狭窄、肠道肿瘤等因素也可能与便秘共同作用,增加肠梗阻的发生风险。
2. 症状:患者常出现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疼痛部位多在脐周。还会伴有呕吐,早期为反射性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后期则因梗阻部位不同,呕吐物性质有所差异。腹胀也是常见症状,高位肠梗阻腹胀不明显,低位肠梗阻腹胀显著。停止排气排便也是重要表现,但在肠梗阻早期,梗阻部位以下的肠道内可能仍有残留气体和粪便排出。
3. 诊断:医生通常会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便秘情况及相关症状。体格检查时,可发现腹部膨隆、压痛,有时能摸到包块。还会借助影像学检查,如腹部X线平片,可见肠管扩张、气液平面;腹部CT能更清晰地显示肠道病变情况,有助于明确肠梗阻的原因和部位。
4. 治疗: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适用于单纯性肠梗阻、不完全性肠梗阻等。主要措施有禁食、胃肠减压,通过插入胃管,吸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减轻腹胀;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补充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等,具体用药需遵医嘱。手术治疗则用于绞窄性肠梗阻、肿瘤引起的肠梗阻等情况,通过手术解除梗阻原因。
5. 预防:预防便秘引发肠梗阻,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适量饮水,保持肠道湿润;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憋便。适度运动,促进肠道蠕动。对于患有肠道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掌握便秘引发肠梗阻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知识,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若出现疑似肠梗阻症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