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补气血且不上火的中成药?
- 发布时间:2025-02-20 09:41:51 举报/反馈
补气血不上火的中成药有八珍颗粒、人参养荣丸、乌鸡白凤丸、归脾丸、十全大补丸等。
1. 八珍颗粒:由熟地黄、当归、党参、炒白术、炒白芍、茯苓、川芎、甘草组成。具有补气益血的功效。方中党参、熟地甘温益气养血,共为君药;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助党参益气补脾;当归、白芍养血和营,助熟地滋养心肝,均为臣药;川芎活血行气,使地、归、芍补而不滞,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适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月经过多等症状。其药性平和,一般不会引起上火。
2. 人参养荣丸:含有人参、白术(土炒)、茯苓、炙甘草、当归、熟地黄、白芍(麸炒)、炙黄芪、陈皮、远志(制)、肉桂、五味子(酒蒸)。能温补气血。方中人参大补元气,健脾益肺,为君药;黄芪、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健脾,助人参益气补脾,为臣药;当归、熟地、白芍养血滋阴,为臣药;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与补气养血药同用,能鼓舞气血生长;陈皮理气健脾,使补而不滞;远志宁心安神;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敛汗,宁心安神,均为佐药。可用于心脾不足,气血两亏,形瘦神疲,食少便溏,病后虚弱等情况。在合理使用下,不易出现上火现象。
3. 乌鸡白凤丸:主要成分有乌鸡(去毛爪肠)、鹿角胶、鳖甲(制)、牡蛎(煅)、桑螵蛸、人参、黄芪、当归、白芍、香附(醋制)、天冬、甘草、地黄、熟地黄、川芎、银柴胡、丹参、山药、芡实(炒)、鹿角霜。具有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的作用。乌鸡、鹿角胶、鳖甲等滋阴补血,人参、黄芪补气,香附等理气,使补而不滞。常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其组方较为平衡,通常不会导致上火。
4. 归脾丸:由党参、炒白术、炙黄芪、炙甘草、茯苓、制远志、炒酸枣仁、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去核)组成。能益气健脾,养血安神。方中党参、黄芪、白术、甘草补脾益气,使气旺而血生;当归、龙眼肉补血养心;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茯苓健脾渗湿;木香理气醒脾,使补而不滞;大枣调和脾胃。适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等。药性相对温和,一般不会引发上火症状。
5. 十全大补丸:成分包括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酒白芍、熟地黄、炙黄芪、肉桂。有温补气血的功效。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健脾,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养血滋阴,黄芪补气升阳,肉桂补火助阳,鼓舞气血生长。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等。在遵循医嘱服用时,上火的可能性较小。
这些补气血不上火的中成药各有特点和适用范围。在选择使用时,应根据自身的症状、体质等因素综合考虑。同时,使用中成药也需谨慎,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若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