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有哪些?
- 发布时间:2025-03-17 16:25:57 举报/反馈
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有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心脏收缩力量、体位改变、骨骼肌的挤压作用、呼吸运动等。
1. 体循环平均充盈压:体循环平均充盈压是反映血管系统充盈程度的指标。当血量增加或容量血管收缩时,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升高,静脉回心血量增多;反之,当血量减少或容量血管舒张时,体循环平均充盈压降低,静脉回心血量减少。例如,失血时,体循环平均充盈压下降,静脉回心血量就会显著减少。
2. 心脏收缩力量:心脏收缩时将血液射入动脉,舒张时则可从静脉抽吸血液。如果心脏收缩力量强,射血时心室排空较完全,在心舒期心室内压就较低,对心房和大静脉内血液的抽吸力量也就较大,静脉回心血量增多。右心衰竭时,射血力量显著减弱,心舒期右心室内压较高,血液淤积在右心房和大静脉内,静脉回心血量大大减少,患者可出现颈外静脉怒张、肝充血肿大、下肢水肿等体征。
3. 体位改变:人体从卧位转变为立位时,身体低垂部分的静脉因跨壁压增大而扩张,容纳的血量增多,故静脉回心血量减少。长期卧床的患者,静脉管壁的紧张性较低,可扩张性较高,加之腹壁和下肢肌肉的收缩力量减弱,对静脉的挤压作用减小,故由平卧位突然站起来时,可因大量血液积滞在下肢,回心血量过少而发生昏厥。
4. 骨骼肌的挤压作用:在站立位的情况下,下肢进行肌肉运动时,肌肉收缩可对肌肉内和肌肉间的静脉发生挤压,使静脉血流加快。同时,因静脉内有瓣膜存在,使静脉内的血液只能向心脏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这样,骨骼肌和静脉瓣膜一起,对静脉回流起着“泵”的作用,称为“静脉泵”或“肌肉泵”。例如,步行时,下肢肌肉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可促进静脉回流。
5. 呼吸运动:呼吸运动也能影响静脉回流。在吸气时,胸腔容积增大,胸膜腔负压值进一步增大,使胸腔内的大静脉和右心房更加扩张,压力也进一步降低,因此有利于外周静脉内的血液回流至右心房。呼气时,胸膜腔负压值减小,由静脉回流入右心房的血量也相应减少。
综上所述,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心脏收缩力量、体位改变、骨骼肌的挤压作用以及呼吸运动等因素都会对静脉回心血量产生影响。这些因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人体正常的血液循环。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对于理解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功能以及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