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揭秘:验大便能揪出哪些肠道“隐形杀手”
- 发布时间:2025-04-13 13:37:36 举报/反馈
验大便能揪出的肠道“隐形杀手”有肠道感染性疾病、炎症性肠病、肠道寄生虫病、肠道肿瘤、消化不良等。
1. 肠道感染性疾病:多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可引发肠道感染。细菌感染常见的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感染后肠道黏膜受损,大便中可能出现白细胞、红细胞等,还可能检测到病原体。治疗上,细菌感染常用诺氟沙星、环丙沙星、阿莫西林等抗生素,但需遵医嘱使用。
2. 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这类疾病会使肠道长期处于炎症状态,肠黏膜反复受损。大便检查可能发现潜血阳性、白细胞增多等情况。治疗药物有柳氮磺吡啶、美沙拉嗪、泼尼松等,具体用药需根据病情由医生决定。
3. 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绦虫、钩虫等寄生虫寄生在肠道内。寄生虫的虫卵或虫体片段会随大便排出,通过大便检查可发现虫卵从而确诊。治疗药物有阿苯达唑、甲苯咪唑、吡喹酮等,用药要遵循医生指导。
4. 肠道肿瘤:早期肠道肿瘤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大便检查可能会有异常表现,如潜血试验持续阳性,可能提示肠道有肿瘤存在。随着肿瘤发展,大便性状也会改变。对于肠道肿瘤,一旦发现需及时就医,可能需要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
5. 消化不良:当胃肠功能紊乱、消化酶分泌不足时,会出现消化不良。大便中可能会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脂肪球等增多。治疗可使用多酶片、健胃消食片、乳酸菌素片等药物来帮助消化,同时要注意调整饮食习惯。
验大便作为一种简单、便捷的检查方法,对于揪出肠道“隐形杀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便检查的各项指标,可以初步判断肠道是否存在感染、炎症、寄生虫、肿瘤等疾病,以及是否有消化不良等问题。一旦大便检查出现异常,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消化内科等相关科室进一步检查和诊断,以便早发现、早治疗肠道疾病。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内容仅代表来源平台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